English

在比利时访对华友好人士

1999-09-14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杨志清 我有话说

在比利时有一大批对华友好人士,冯斯、李德汉、德维特、贝湖、安娜姐妹、于娃莉……

他们中有工人、教员、律师、职员,有的年过花甲,有的正当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热爱中国,并且几十年如一日,为增进中比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辛勤工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一些人。自1996年以来担任“比中经济贸易委员会”主席的德维特先生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那一年,他从大学法律系毕业。他马上想到了比利时企业如何适应中国法律的问题,于是开始研究中国法律,并出版了一本专著。1987年,他和两国同行一起成立了“中比法律工作者协会”,推动两国法律界的交流合作。

德维特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惊叹。他说,50年前的中国尽管幅员广大、人口众多,但在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地位,政治分量几乎为零。70年代初,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政治地位开始上升,但经济力量还相当有限。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困难重重,而中国保持了政治稳定,经济建设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当然,中国不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中国始终是在发展,在前进。今天的上海、北京简直可以同巴黎、纽约媲美。两年前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中国在地区稳定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今年亚洲地区经济开始恢复,中国对此是作出了贡献的。

在前不久召开的“比中经贸委员会”会议上,德维特再次当选为主席。他决心一面当好律师,一面为推动中比两国的经贸合作作出自己的努力。他认为,中比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的潜力还很大,问题是双方企业之间的沟通还不够,许多比利时企业都想进入中国市场,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不知道该与中国哪个部门接触。“比中经贸委”就是要为企业做好这方面的服务。

“比中文化中心”秘书长贝湖可以说为促进中比关系不断奔波的“元老级”人物。从60年初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在北京外语学院任教多年,中比两国建交前发起成立“比中协会”,1982年又创建“比中文化中心”。他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增进比利时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上。中国在他心中早已是“第二故乡”。

贝湖从60年代就开始学习研究中国的历史。他说,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在哲学、技术、文化等方面都对人类有巨大贡献。中国人民在与自然作斗争的同时,一直寻求人与自然协调的思想对当今世界深具意义。一辈子当教员的贝湖先生,兴致所至,向记者讲起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他说,不了解这一段历史,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他自豪地说:“我完全理解毛泽东主席1949年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深刻意义”。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巨变,贝湖更是一一道来,如数家珍。作为一个真诚的朋友,贝湖并不掩饰他对中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担心,特别是对腐败现象和一切向钱看的倾向表示痛心疾首。谈到豆腐渣工程时,他甚至气愤得说不出话来。他认为:“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无可非议,但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不能丢啊”。

“比中协会”副主席于娃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希望中国青年在喝可口可乐,跳迪斯科舞的同时,不要丢掉中国的传统。这位原籍土耳其的比利时航空公司职员已经记不清到底去过中国多少次了,至少是二十五六次吧。但印象最深的还是80年代初的第一次。她说:“很奇怪,我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就是现在,如果有人让我选择到土耳其还是到中国定居,我更愿意选择中国。我说不清为什么,反正我从小就对中国有一种向往。”

每年至少两次带团去中国的于女士对中国近20年来的发展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感受和体会。她说,80年代初中国还没有多少涉外宾馆,现在大概是太多了;当时食品也很单调,甚至没有面包,如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开始时会讲法语和英语的导游也不多,现在的年轻人不仅语言好,专业知识也很丰富。“总之,我们每次在中国都会有新的感受,所见所闻与西方这里的报道完全不同”。于女士现在有很大精力花在组织各种报告会上,目的就是把一个真实的中国介绍给比利时人民。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比中经贸委”、“比中文化中心”、“比中协会”都将组织一些活动,除招待会外,有音乐会、报告会、展览会等。这些活动的规模有大有小,层次有高有低,但都是为了增进中比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德维特、贝湖、于娃莉以及其他许多比利时朋友都是在为促进中比两国的友谊默默耕耘着,他们把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大庆也视为是自己的节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